谢宗光 自近代以来,弘一法师(李叔同)之书法在学术界和书坛中独具地位。他早年深研魏碑,中期规范严谨,晚年自成“弘一体”,体现了他作为僧人的空灵与澄澈。然而,除去这三个阶段人所共知的面貌外,尚有一种略带随性又不失法度的笔墨形态——可称作“书信体”或“小品体”,往往见于他写给友人、弟子及同道的通信与闲章作品。尤其是在他弥留之际写下的“悲欣交集”,就属于这一类既率性又内蕴深刻的书体。本文拟从弘一法师书体之流变出发,综合前人研究与网络资料,对其“书信体”与正体及“弘一体”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,并探讨其书法的艺术特点、美学意蕴以及对当代学书者的启迪与借鉴。全文约三千字左右,力求兼顾史料与艺术分析之平衡。
Share this post
弘一法师“三体”书法演变
Share this post
谢宗光 自近代以来,弘一法师(李叔同)之书法在学术界和书坛中独具地位。他早年深研魏碑,中期规范严谨,晚年自成“弘一体”,体现了他作为僧人的空灵与澄澈。然而,除去这三个阶段人所共知的面貌外,尚有一种略带随性又不失法度的笔墨形态——可称作“书信体”或“小品体”,往往见于他写给友人、弟子及同道的通信与闲章作品。尤其是在他弥留之际写下的“悲欣交集”,就属于这一类既率性又内蕴深刻的书体。本文拟从弘一法师书体之流变出发,综合前人研究与网络资料,对其“书信体”与正体及“弘一体”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,并探讨其书法的艺术特点、美学意蕴以及对当代学书者的启迪与借鉴。全文约三千字左右,力求兼顾史料与艺术分析之平衡。